EN

“场域•空间、展呈与博物馆”学术研讨会在CAFA美术馆召开

时间: 2014.6.9

2014年6月7日上午,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人文学院和美术馆协办的“场域•空间、展呈与博物馆”学术研讨会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VIP会议室召开。主持人余丁教授首先介绍了活动背景和到场的嘉宾。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中国成为艺术展会最为活跃和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的私人美术馆的发展也引起了全球的瞩目,越来越多的艺术活动和展会以美术馆空间为载体,使得这些空间成为文化发生的场域。本次研讨会正是以“场域”以及黄建成的设计展览为背景展开的讨论。

本次研讨会邀请到了六位演讲嘉宾: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法国政治家、作家、文化工程项目顾问克劳德•莫拉德(Claude Mollard),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著名诗人刘军,德国博物馆学会副主席马提亚•汉克尔(Matthias Hankel),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黄建成,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文化与媒体管理学院院长克劳斯•西本哈尔(Klaus Max Siebenhaar)。此外,参加研讨会的还有来自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人文学院、建筑学院、设计学院等各分院的老师和同学们,如建筑学院的院长吕品晶教授、城市设计学院的院长徐仲偶教授、城市设计学院的副院长王中教授、程启明教授、人文学院美术史系副主任曹庆晖副教授等人。

在主题发言开始之前,城市设计学院院长徐仲偶为研讨会致辞,他首先介绍了城市设计学院的团队,并对黄建成的工作进行了简单评价,黄建成在室内展陈的空间设计方面,多年来进行了很好的探索,而且把艺术和设计之间的关系,恰如其分的用在了今天整体社会的公共空间服务,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希望本次研讨会,各位专家能够探讨出更深的、更远的、更大的空间,让这个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也希望研究生的同学能够在这个活动中得到很好的启示和学习。

范迪安先生首先展开了题为《现场与体验:博物馆的新价值》的主题发言。在发言中,他首先对黄建成展览给予了高度评价,黄建成团队提出的研究课题和探索解决的方法,是聚焦在设计的文化性与当代性、功能性与艺术性的相互关系上,非常准确地把握了全球化时代中国设计面临的问题。而且黄建成和他的团队设计的课题和任务集中在两个“博”字上,一个是博览会,第二个是博物馆。其中涉及一个概念就是文化建筑,既是对文化性的追求,另一方面,博览会、博物馆的价值还在于营造新型的人与物的关系。我们今天探讨对于物的世界认识的关联,其实都是在新的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国文化条件下的一些新的实践。范迪安认为美术馆和空间设计有三个方面需要着重注意解决的问题。第一,从观看到体验。这要求充分调动建筑的语言和设计的语言,使得所有的公众进入博物馆之后,能够从接受转换成参与,从被动的观看转换为更多、更宽广的体验,由此使得整个博物馆的空间和展品共同形成视觉观赏的世界。第二,从时间到空间。如果博物馆的展示只是遵从时间的一般规律,会使展览变成了像教科书的阅读,因此建筑师、设计师就要对时间进行转换,把时间转换成空间,从线性到场域。第三,传统资源的转化,这需要有当代的视野和当代的智慧,也是摆在建筑师和设计师面前的难题,这种转化不是单一的,不是从老传统转成新传统,新里面必然包括了人类在今天的知识背景下共同的经验、体验,具有世界性意义认知的成果。

马提亚•汉克尔(Matthias Hankel)的演讲题目为《空间、时间和荣誉——博物馆作为资本符号的区别和融入》。汉克尔从哲学层面梳理了西方历史对空间的论述进行梳理,最后回到当代,同时切入到博物馆空间,切入到叙事的国际性。他认为一般我们都在提四个问题:我们到底知道什么?我们要做什么?我们能够希望什么?人是什么?,而他今天想问:我们现在在哪里?这正是研讨会讨论的问题。空间是一个多重学科,包含哲学、宗教、物理、数学、形态学、现象学,以及艺术文化和人类学。现在展览变得越来越多,像是知识的场景,这些都是我们对于空间的体检。汉克尔继而简单介绍了空间概念的历史,从古希腊学者柏拉图到阿里士多德,以及牛顿的绝对空间等一系列理论。并认为博物馆的发展是来自于空间和时间的概念,谈论的是同时性、相互性和先后性的问题。那么要让博物馆成为包容和区别的地方,他指出需要建立描述空间的语言,使得他们具有包容性和参与性;另外是定义空间和时间的边界。最后马提亚•汉克尔总结到博物馆是最好的体验之地,是互动的实验空间,实验室、舞台、展示室,它承担所有的功能,让全世界共同分享的空间。

刘军教授的发言主题为《市场中的大众、精英与先锋文化》。刘军认为今天讨论的话题与城市生活和在城市里发展起来的文化品位有关系,于是首先介绍了当代中国的城市化率情况。中国当下的城市化率是51%左右,如果除掉从农村到城市里来打工的人,城市化率大概是30%。中国在谋求现代性的过程中,实际上是被动的,所以呈现出来的矛盾、悖论和一些问题,也使得中国当代社会里充满了矛盾修辞。如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红色资本家、红色旅游等词汇。中国的文化可以分为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和先锋文化。中国的精英文化,在20世纪谋求现代国家的过程中遭遇过扫荡,有些人认为,精英文化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或者是站在保守的西方文化立场上的中国古代文化。但是,中国的所有精英不得不讨好大众,不得不跟大众发生关系。中国的大众一直羡慕精英的,同时又反对精英。现在处在自媒体时代,中国大众可以更自如地表达自我,并认为所有的艺术应该是他们能看得懂的、能够欣赏的,否则就是糟糕的东西。中国的先锋文化是从精英文化中分裂出的一部分,这部分人大多数是自由主义者,中国的先锋艺术家基本上退回到精英行列。中国艺术家一类是由国际资本支持,一类是由中国民族资本支持。如果一个艺术家是由国际资本推动的,就一定要利用社会主义的剩余文化价值。凡是不由国际资本推动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他们表现出非政治化、生活化、趣味化。他们最终的目标就是艺术家的成功,而成功的标志是艺术家成为时尚生活的一部分,但国外很多艺术家并不是时尚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我们城市化率也没有他们高,这是观察中国当代艺术很有趣的视角。当然,不论是什么样的情况,在中国当下这么多矛盾交叉集中的地方,中国的艺术家们依然对改造中国生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克劳德•莫拉德带来的演讲题目是《博物馆和地方分权的艺术实践》,他首先介绍了法国博物馆的数量和参观人数。并以蓬皮杜中心为例,详细论述了文化启动的概念,即文化工程;文化实践的扩张;对公众的传播,以及艺术和文化教育等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未来预测,如把蓬皮杜艺术中心叫做生态蓬皮杜中心,建设20米高的铁塔,作为一个空中的展览馆,并希望可以在中国建立中国树,他认为这对城市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旅游来说是巨大的机会,对人类发展也是重要的机会。

黄建成教授的发言主题为《展示、呈现和多元空间》。在发言中,黄建成通过讲述具体设计案例的构思过程和实施途径,诠释了设计师对场域的理解和实践。其中,黄建成详细介绍了他及其团队这十年来的参与的三个典型案例:米兰世博会的方案和湖南省博物馆,以及正在着手从事设计的中联重科的工程机械博物馆。黄建成认为,场域边界的不确定性和空间的模糊性,以及社会的竞争性和交叉性决定了一个设计师处于场域这个氛围中的时候需要处理很多平衡和协调的关系,还要跟业主进行很多的博弈和妥协,最后达到平衡。

最后一位演讲嘉宾克劳斯•西本哈尔带来了题为《文化=资本:布尔迪厄,文化资本和博物馆空间》的发言。克劳斯•西本哈尔结合了实际的博物馆案例对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进行了精辟的分析。法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认为应该在社会中分享社会资本,并且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分发,并对社会拓展文化状态提出四个建议,这也是对博物馆的要求:第一,博物馆员工需要接受不同的教育;第二,展品应该是多样化的,要满足不同的客体的知识需要;第三,需要进行软化、沟通、提供市场服务,要满足普通观众的期望。第四,特殊的气氛审美学。同时,克劳斯•西本哈尔对于资本交换的方式进行了详细剖析,此外他还谈到了场域中不同类型的博物馆以及发展趋势。

第一阶段的主题发言结束后是简短的自由讨论的环节,与会嘉宾继续对“场域”的相关问题进一步开展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主持人余丁最后总结到,本次研讨会就场域问题展开讨论,展示空间是作为知识生产的场所,充满了各种竞争的力量。正是这些竞争力量的相互关系交织所构成的“场”,对于当代社会、当代文化和当代生活产生了影响。六位发言人从各自的角度阐释其对场域、艺术空间、博物馆、空间设计、文化与资本等问题的认识,无形中也将整个会场构建成了一个场域,充满了各种思想的交锋和碰撞。 

文/叶圆凤
图/胡志恒、全晶
编/朱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