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当代学术开放讲堂系列七】冯绍雷:乌克兰危机中的大国关系

时间: 2014.6.24

2014年6月23日下午两点半,冯绍雷教授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办了题为“乌克兰危机中的大国关系”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是本学期当代学术开放讲堂系列的最后一讲,主持人宋晓霞首先向冯教授以及在座听众表示由衷的欢迎和感谢。

冯绍雷教授是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关系和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专攻俄罗斯问题及战后国际关系,主要研究领域为俄罗斯政治、外交、社会转型、大国关系、国际政治理论等。他身在俄罗斯期间与普京等俄罗斯政界人士保持着十多年的对话和交往,对于俄罗斯的民族性格、重大社会事件等都有着深入的观察和独到的见解。本场讲座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如何解读俄罗斯符号化人物普京;乌克兰危机之中的大国关系;通过对俄罗斯当下这些事件的分析如何启发中国获得一个开放的全球性视野。

关于普京其人,冯绍雷教授认为他确实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而且对于他的评价也是黑白截然的。更具幽默性的一个事实是《嫁人就嫁普京》这首歌曲,确在俄罗斯街头广泛流传。而与此同时,也有人认为普京企图恢复到前苏联时期,而把俄罗斯引向灾难的边缘。冯教授认为,客观地评价普京不能忽略的一点是他所处的时代背景,而这又不得不牵扯到对俄国传统和历史的理解问题。当然,对于这一问题同样存在着多个角度,如俄国自身、西方学界特别是美国以及当今中国。

冯教授简单梳理了俄国历史,认为俄国发展的高潮是17世纪晚期到18世纪中期。在普京执政时代之前,俄罗斯历史上有四次重要的发展契机。首先,彼得大帝经过北方战争、欧洲考察,企图将俄罗斯放进欧洲文明的染缸中浸染,而叶卡捷琳娜女皇则真正意义上地扩大了俄罗斯版图,使之形成帝国姿态。其次,1861年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则探寻着俄罗斯在帝国模式之外,潜在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促使了俄国几十年飞速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在17世纪,农奴制的强化导致俄国有着强烈的村社制度基因,为后来共产主义在俄罗斯生根发芽奠定了基础,也孕育了独特的俄罗斯文化。第三波冲击就是十月革命,它是以一个反西方的面貌出现,直到20世纪末,苏联解体,进入到叶利钦主张的向西方一边倒的历史阶段。通过这样的梳理,可以看到在普京面前的俄罗斯是一个曾经十分辉煌的帝国,后来又通过社会主义达到和美国平起平坐却又在全球化背景下突然崩溃。

关于普京个人,从小比较活跃,也很仗义。为了打架出头,他学习柔道,获得大大小小的各种奖项,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运动员。而他的前妻回忆起和他相恋的时光,也提到普京是个非常有责任心的人。在年轻时期,普京就广泛游历欧洲,这对于他了解世界,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他的老师苏科洽夫担任圣彼得堡市市长后,就启用普京为助手,后来又将普京推荐给叶利钦。叶利钦很快对这个总是离他不远不近,但随叫随到的小伙子产生了兴趣。普京处理事务过人的能力也再次证明了自己,得到了叶利钦的提拔和重用,于1999年年底接任俄罗斯总统之职。普京就职之初还是一个地道的欧洲派,但在2003年,他的内政和外交发生了重大转折。一方面,对外反对美国伊拉克战争,另一方面,对内用推荐任命制度整顿混乱不堪的地方政权。冯教授认为,这一转变包涵了普京独立的思考和决断,以及他对民族和国家的责任心。

有人觉得普京像斯大林,也有人觉得普京像希特勒。其中的原因恐怕是和俄罗斯长期以来的危权主义传统有关,也确实在普京连任选举时,带来了很大的阻力。据冯教授的观察,在俄罗斯,媒体和民众言论是要受到一定管理和控制的,但是会留有小部分的自由地带开放。在俄罗斯众多参政党派中,能够找到本民族定位的党派并不多,这也是为什么尽管有很多声音反对普京,但最终民众还是会选择他的原因。

冯教授先引用了乌克兰画家两幅优美的风景画来试图阐述乌克兰朴实、低调而又玲珑剔透的民族性格。由此引申出冯教授对于乌克兰危机的一种观点:它将是短期的缓和伴随着长期的冲突。这一危机中,俄罗斯攫取克里米亚地区的做法存在一些问题,而西方在应对这一问题时也伤了国家之间的感情。而最重要的是,未来中国将在国际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于乌克兰危机的持续关注将对我们自身处理国际事务提供很多经验和教训。

Q&A:

问:在俄罗斯的发展历程中,是否存在一条和俄罗斯发展道路相对应的欧洲式发展道路,您是如何看待欧洲式发展道路这一概念的?

答:这绝对是有的,甚至在欧洲内部也有梯队划分,英法是有一个相当规范、成熟的发展道路,而德国和意大利就稍微差一点,还要经过战争统一才能发展。俄罗斯就更等而下之,资产阶级和市民阶层是否存在都是个问题。

问:您如何评价19世纪中叶,俄罗斯知识分子在民粹主义运动中所起的作用?

答:我举一个例子,俄国的察苏里奇曾经给马克思写信询问,俄国革命多大程度上需要按照马克思的理论指导推进。而马克思在回信中表明他的资本论是基于欧洲特别是英国情况而进行的研究,提醒其不要将之引申到其他不同国情的地方去。而实际上,俄国的国情是民粹主义的传统看似由来已久,但下层人民并没有充分参与到社会公共活动之中,所以俄国的民粹主义是局部的,小范围的,但是民粹主义是社会转型的必然产物。

文/李璠
图/胡志恒
编/张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