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9日下午4点,“董希文与油画中国风”专题研讨会第三节之“学术意义”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贵宾厅进行,研讨会由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和宋晓霞教授担任学术主持,发言嘉宾有王伯勋、祁海平、侯黎明、宛少军、韩劲松、曹栋、赵昆、李昌菊。
研讨会开始,王璜生首先说到,在历史上不乏对董希文艺术的研究与讨论,但还有许多值得深入探讨和展开的问题,长期以来关于董希文艺术的研究集中在他的具有经典性、历史性的大型创作上,而本次展览努力将董希文艺术的各个阶段进行呈现,其中包括他早期的学习阶段的创作、敦煌阶段的创作、西藏阶段的创作等,这提供了更多的研究资料与线索。他期待学者从更多具体作品和相关历史节点入手研究,从而更全面的理解董希文艺术。
研讨会首位发言的学者王伯勋作为《油画中国风——董希文艺术思想源流与实践》一书的编著者,在多年的研究中他对董希文这个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中具有坐标意义的画家的学术思想的形成、发展以及影响进行了梳理。他说到,在对历史材料与细节的深入中,他发现许多和当初的选题预想有很大出入的地方,比如说这样一个细节——董希文作为一个在现当代美术史中如此重要的画家,一张政治意味及其浓郁的大型作品把他推到中国现当代美术史开篇的位置,可是为什么在和董希文同校毕业的浙江地区的同学们的文献中没有人提及过董希文和他所完成的《开国大典》?在对相关素材的梳理与研究中,他发现董希文在其艺术历程中经历过好几次颠覆性的嬗变,这个演进的过程中有很多有意思的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研讨会的第二位发言嘉宾是祁海平,他自言作为一个油画家,在早年接触到董希文的作品时便被其中的勃勃生机所吸引。他认为董希文是中国油画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艺术主张与艺术实践为艺术家们提供了许多启示。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道路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而董希文很早便提出了一个鲜明的艺术主张,即油画民族化。董希文认为中国艺术家应该有自己的气质和表现手法,这是个性的选择和文化身份的自觉。祁海平认为董希文对中国艺术有很深的理解,无论是在精神气象还是艺术形式上都有着中国性和大家风范,并且他在创作中是兼收并蓄的,他有着很强的实验精神,认为油画具有多样的可能性,在题材、风格、技法上都有着同时代人少有的跨度。
敦煌美术研究所所长侯黎明在研讨会中表述了敦煌时期对董希文艺术生涯的重要性。对于董希文来说,敦煌时期在他的艺术生命中是具有启发与开拓意义的。侯黎明说到,董希文三次临摹“舍身饲虎图”,不停的琢磨,在那个不安的时势中,董希文带着这份专注在敦煌潜心的研究与绘画,而壁画作为宋以前美术的主流遗产具有真正的中国性,董希文正是于此吸收了中国艺术的精粹。随后发言的刘新作为《中国油画百年图史》的书写者,他认为董希文是新中国油画史的许多课题中节点性的关键人物,在西部问题和改革问题中都见董希文的重要性。敦煌壁画作为一种绘画的传统资源对中国油画的落地生根起着关键的转型意义,此中,董希文的创作成果是最直接的体现,最具正面价值。他的创作中敦煌文化转化成了美术创作资源,从而使民族艺术在新的时代有作为。刘新也说到,在董希文心中,《苗女赶场》、《哈萨克牧羊女》这类作品是他喜爱的道路,而他并未继续下去是一种遗憾,在时代主流中,他放下了个人爱好,他的才气与共和国的精神气度契合在一起创造了传世经典。
由于会议时间的限制,与会嘉宾并未一一进行详细阐述,宛少军继续油画民族化的话题,他认为油画民族化是当时有抱负的画家进行的自觉实践,董希文边学习边融合,思考着如何既保持油画本身的性能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他的天赋与修养使他对民族性有着深刻的认识,其中中国人的气质与情感是核心。油画民族化在今天仍然是重要的课题,董希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韩劲松随后简略的提到董希文原作的复制与修改问题,而曹栋从董希文作品中的的构图、色彩、题材等分析了其中隐现的象征主义与精神情怀。赵昆利用幻灯片展示了董希文三次进入青藏高原的详细路线和相应时期所作的作品,并提出藏族题材在许多课题中的重要意义。讲座的最后一位发言嘉宾李昌菊多年来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油画本土化现象,她认为董希文油画的成就与价值不仅属于五十年代,也回答今天了今天油画创作取向中的诸多重要问题。
文/张弛
图/林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