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0日10点,“第二届《诗书画》年度展——西湖”主题对谈在中央美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行。与会嘉宾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德国汉学家米歇尔·康·阿克曼、日本京都大学终身教授岩城见一、广东美术学院美术史教授邵宏,诗人西川、策展人朱朱,以及本次展览策展人严善錞、《诗书画》寒碧就武艺“西湖”系列新作的水墨、雕版、油画及相互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学术探讨,并由此展开对诗与画、古与今、中与外的延伸讨论。对谈由寒碧先生主持。
范迪安:立足传统,直指当代
武艺的绘画从都市题材到《敦煌》系列再到如今的《西湖》新作,见证了他从当代视角与方法出发回溯传统文脉的创作思路。在《西湖》系列作品中,武艺有意识地寻找到一条走进风景深处的个体路径,用一种当代文化观念去研究西湖、怀想西湖,进而表达西湖。这种表现在绘画作品中的独特性事实上是观念的独特性。在这一系列作品中,武艺尝试用一种地理考古学的方式去研究西湖,避免对西湖自然景观的一般表现,而是从文化的角度诠释西湖的存在。由此可以联想到清初画家龚贤的“只见图不见画”,“图”与“画”从根本上讲是有所区别的,然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图”的概念被遮蔽了,武艺做的恰重新寻找到一条“图”的路径,用当代视角去揽视,大大地打开了视野,呈现出个性化的发现。武艺同时还研究雕版,这使得在一个规模不大的展览中能够呈现出景、物、古、今的丰富面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上下文空间,是一次极具智慧挑战与梦幻情趣的艺术实践。
武艺立足传统、直指当代的创作方式引发了我们对中国当代艺术这30年的思考,那就是究竟有没有一种中国方式?中国当代艺术需要面对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全球化时代所带来的同时性,中西艺术家开始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面对相似的问题,例如图像的挑战;另一方面是传统价值的有效性,需要具备联系的眼光,从比照的角度激活传统的新价值。艺术家既要沉下心来回溯传统,又要不断与当今的信息、科技寻求一种契合,武艺的展览中已经考虑到这个问题。幽暗的展场空间中,透过最新的灯光照明系统接近他的作品,烘托出一种强烈的当下性。无论是雕版原版还是灯光下的《西湖山水志》长卷,能够比较多样地打开我们的视觉经验,因此当我们在讨论作品“意”的时候,既有画家投入作品中的“意”,其中也包括作品作为公共展品的“意”,这是当代艺术话语中值得留意的地方,武艺的作品则具有开启多维思考的价值。
阿克曼:从写意到画意
武艺向外看画油画,向内看画水墨。他过去的油画作品偏重写实,却始终保持着孩童般观看世界的好奇心,水墨也是同样,将看到的图形内化成一种真的东西。武艺的《西湖》在油画的基础上加入了水墨的元素,又借助油画媒介与传统文化符号保持距离,最终变到了非常真的自我的东西,将技术性的写意变成了发自“武艺”心灵的画意,这是非常的境界升华。谈到诗与画、当代与传统的关系,我认为目前在中国探讨问题一定离不开四个面:东、西、古、今,但我们要看的是,西方艺术对中国艺术的吸取很多时候是为创作服务的,并非真正理解了东方艺术。
严善錞:“西湖”题材的难度在于“诗意”
西湖是非常难的课题,虽然很多人画西湖,但是在美术史上真正有分量的作品很少。近代画家有两个人的西湖作品令我印象很深,一张是关良的油画《断桥》,画面既有一种现代的情绪又有一种古代的诗意;另一张则是周思聪先生画过一张西湖,描绘了从香格里拉饭店俯视的西湖河塘,看上去非常另类。我不知道在周思聪大画册里边有没有出现过,这是非常另类的一张画。苏东坡说过:“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西湖主题的难度正在于要求诗意的体现,如何将诗、书、画结合则体现了艺术家的文化素养。
西川:由武艺作品引发的文化思考
近代思想来自科学是西方近代以来的一种认同方式,这种思维和中国人的不同,但我们却在进入近代中国之际被此纠缠,产生了深刻的焦虑,并由此影响了政治行为、文化行为包括对美术方向的选择,就是推动中国的现代化,所谓的使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当这种焦虑感降低后,我们开始重新思考传统文化的有效性,成为当代社会生活的一个现象。
我们谈到诗意,东西方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古希腊的“诗人”是创造的意思,而中国的“诗”在《说文解字》中的本意是诗言志,两者在源头上就不同。中国古代诗歌在唐宋前后也有变化,安史之乱带来的“唐宋之变”,在陈寅恪先生看来使得整个中国历史走向发生了转变。另外,佛教的介入也影响了我们对于诗意的看法。无论是从诗歌还是思想、审美方面,我们对传统的想象都是多维的,因为历史的跨度太大了。需要指出的是,近代对于中国的感受很大程度上需要取道日本,日本对“东方”的发明在我们讨论中国文化的时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朱朱:对传统举重若轻的驾驭
武艺身上有一种骨子里的“文人趣味”,这个文人趣味是他和传统之间的一个非常隐秘的,同时是非常持久的一种联系和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下,武艺越往传统回溯就越当代,并且还具备了难得的更为广阔的可能性。从《敦煌》系列到今天的《西湖》,武艺似乎能够举重若轻地驾驭这样的题材,能够在传统的十八般武器里自由进行个人转化,从而进入到一个当代情感可能性或者是社会认可的表达当中。武艺所具备的将看似很重、很大的东西转化成小而轻的东西的能力,对于线、留白等东方传统进行个人化的认知和转化的手法,是他的魅力所在。就武艺来说,之所以能够形成他现在的面貌,一定是具备了一双他者的眼睛,就是对于西方的一个绘画传统的观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他者的存在,使得他可以换一种方式看待中国的传统,这与他个人的西方游历有关,使他能够不断地进入到他者之中,再重新构建自我,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岩城见一:回溯传统背后的制度问题
本次展览探讨的是如何从古代面对和理解现代世界的问题。展览不仅包括武艺本人和策展人,更为重要的是观众。观众面对作品时可以想象到的东西,现实、风景亦或是诗与画,是我们需要谈论的东西。谈到“诗书画”,制度的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日本近代化的过程中诗、书、画这三个都是完全分开的,这是日本接受西方制度的结果,诗是文学、画是美术、书法是书道。近代化的过程中,绘画与文学仍是大学中的专业学科,但是书法没有。在这样的教学机制中,人们逐渐地忘记了诗书画一体的感觉。事实上中国也有类似的现象,就是文学、美术都是分开的一种状态。所以我们在近代化的过程中与古人是分开的,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人们与古人的感受、生活状态呈现出一种分离,很难对他们进行真实的理解。从这个层面讲,武艺的展览成为发现与回应这一“近代以后的传统”回溯路径问题的机会。
邵宏:浑然天成的“诗意”
武艺的绘画中那种浑然天成的质朴来自他对自然的观察,但我们常常感觉它们就是绘画本身。谈到中国传统中的“诗意”,西方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认识与理解过程,其中中国诗歌的英文翻译起到了关键作用。在绘画领域,西方现代艺术在两个技术元素上受到了中国的影响,一个是线条,一个是渲染。中国的线条真正对西方有影响的第一人是伦勃朗,这与他收藏的青花瓷有很大关系。中国的书法对抽象派影响很大,例如康定斯基、蒙德里安等人都对中国书法有一种纯视觉上的理解。
《诗书画》杂志
《诗书画》杂志,人文艺术季刊,主编是著名学者寒碧。以“观世原人、沉思游艺、扶扬文运、开显价值”为宗旨,创作研究相辅,思想学术并重,强调史家眼光,关注现实问题。面向知识界。《诗书画》年度展自启动以来,凭借其在总体策划、展场设计等方面的突出表现,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文/王宣懿
图/杨延远
编/朱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