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中国的美术史研究多与考古学结合在一起,并形成“美术考古”学科,研究对象也聚焦在墓葬美术、墓室壁画、文物器形等领域,在研究方法上有别于以书画为对象的美术史研究,又与之形成连贯的传统当代美术史线索。“美术史在中国: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学科创立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11届中国高等院校美术史学年会”第一场主题论坛即是“早期中国美术史和美术考古”,邀请海内外学者,分享其最近研究成果,涉及青铜器的图像学、青铜失蜡法工艺、佛教造像个案、托靠考古的文化交流、宗教建筑分析等话题。复旦大学教授李星明、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贺西林担任本场论坛评议人。
汪悦进(哈佛大学):无文献的图像学——认知艺术史初探
一般来说,图像学不太适合用来研究中国美术史,特别是宋代之后的绘画。不过在汪悦进看来,图像学可以用来研究商周青铜器,但不能沿用西方的那一套标准。他思考的是在研究商周青铜器时,如何使图像学与考古学相结合,使图像学完成考古学不能完成的重任。他重点研究了哈佛大学藏的商代鸮拱,造型聚焦于羽翅、双目突出,由老虎和鸮两种动物混合而成,通过诸多材料的对比分析,他认为这体现了商代的季节意识。
汪悦进以先秦青铜器为例,思考并尝试回答在缺乏文献资料的情况下早期中国艺术史研究如何展开的问题,强调艺术史以图像分析为己任,并成为梳理人类认知发展的主要学科与手段。通过方法和视角的调整,艺术史可以胜任探索早期认知的职能从而成为前沿学科。此外,汪教授还反思了早期中国艺术史研究中沿袭多年的一些主导观念及阐释框架,认为中国早期艺术研究大可突破这些沿袭观念和框架进入新的模式、新的范式和新的视野。
评议人贺西林教授认为,汪教授认知艺术史概念的提出以及建立认知艺术史的尝试,必将为早期中国艺术史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和开辟新的路径。
苏荣誉(中国科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早期失蜡法的纠葛——接受与整合
失蜡法是青铜时代人类物质文明的一项伟大创造,在世界冶金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关于失蜡法的渊源及其与中国早期青铜文化的关系,虽然学术界有一个基本的共识但是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比如说失蜡法是否见于中国早期青铜文化中,有的学者持肯定态度,也有学者持否定态度,此外对于这种技术是本土的还是外来的也有不同声音和观点。苏荣誉教授就这项技术的渊源及其在先秦青铜文化中的表现作了非常详实的探讨,他认为其发明可上溯到公元前五千纪末的中东,并在青铜时代传播到近东、北非、欧洲和南亚,成为铸造复杂形状金属制品的标准工艺。公元前十三世纪,随着欧亚大陆文化的互动,这一技术被带到了中原文化的北边,春秋中期被中原文化接受并整合用于铸造块范法所不能做的附饰和附件,形成“中原式的失蜡法”。评议人贺西林教授认为,苏荣誉教授的这一讨论澄清了学术争论的一些重要问题,为研究古代青铜器的生产提供了新的视角。
李清泉(广州美术学院):北朝单体佛像与背屏佛像功用蠡测——以青州地区考古发现的石造像为例
李清泉教授以青州地区考古发现的一批北朝的石造像为例,研究这些单体佛像和背屏佛像的功能,他关注的问题是这些造像有什么用?是用来做什么的?在青州地区寺院范围内出土了4000多件造像,数量如此繁多,肯定不是放置于正殿之中,那它们当时被放在哪里?如何使用?李教授提到青州出土的背屏造像有基座、卯榫,可来回搬动、微调角度。其中一尊菩萨立像的高度为1.36米,眼睛微微下视,正常人坐下时低于1米,刚好可与菩萨的目光交会。这些北齐时代的单体立像已经开始接近圆雕,背部扁平光滑,彩绘有多层,说明这些造像被不断使用,大部分施无畏予愿印,为笈多样式。他还注意到在这其中只有七尊造像有题记,大部分都没有题记,他认为,前者可能是在为亡者祈福。
复旦大学的李星明教授评议,之前的佛像研究通常从风格、源流方面入手,这些造像在信仰践行过程中的使用方式,在观想、礼拜中到底是什么样的状态?这些问题在以往的研究中涉及较少、谈得不多。李清泉教授将我们的目光集中在这一领域,引起大家的重视,这种研究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去扩展。
李梅田(中国人民大学):胡风南渐-中古长江中游地区的外来艺术
在之前我们谈到欧亚大陆文化的交流时,往往会将注意力放在中国北方、河西走廊,对南方长江流域或更往南的地方关注较少,相关文章较少。李梅田教授将目光聚焦到这一点,以亲身发掘的经验为基础,思考当时外来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路径的诸多可能性。李教授通过一些具体的考古材料,如1957年郑州的一座砖墓出土的乐舞画像砖澄清了之前关于文康舞的一些误解,分析了文康舞的来源。这幅砖画中右手持锯齿状物品的老者叫文康,一位来自中亚粟特康国的胡人,通常与凤凰、狮子组合出现,荆楚文献记载他最初作为傩戏主角出现,后来这一图式扩展到江淮地区。《太平广记》也记载了胡人在长江中下游的活动痕迹,有“关中地区——汉水——南阳盆地——长江中下游”、“四川盆地——长江——南阳盆地——长江中下游”等出传播线路。
李星明教授评议,通过李梅田教授对胡文化在南方地区的传播的研究,以及从现在出土的器物和图像来看,把中国南方列入整个欧亚大陆的文化交流系统中的概念应该要明确树立起来,这使得我们对中古时期胡文化在南方的存在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赵献超(北京大学):天宫楼阁艺术源流探析
天宫楼阁是佛道帐、经藏等小木作宗教建筑之上象征天国境界的殿阁模型的统称,宋代李诫编著的《营造法式》在论及佛道帐及经藏时有“天宫楼阁”制度。全国各地也有诸多不同时代、各具特色的天宫楼阁遗存,赵献超的研究以这些制度和遗存为起点,回溯天上宫阙的艺术渊源与流变。其研究分三部分展开:拟法天宫的人间宫阙、净土变中的天宫图式、走向立体的天宫楼阁。赵献超认为佛教经藏上的天宫楼阁是源自北朝晚期隋唐的净土变中的天宫图像,地上的城池宫殿与天上的星辰之间的在秩序上暗合,揭示了政治与星象的关系、净土与彼岸的关系。他还指出,类似天宫楼阁的图像在墓葬中也有出现,这提醒了研究墓葬美术的学者对墓葬中的建筑样式、门楼图像进行关注,具有启发性。
文/李卫东
图/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