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艺术在场|“艺术信息流”裹挟而来,如何被看见?

时间: 2023.9.14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John Donne)曾写到:“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缠绕在桎梏的信息网络中,人们看似彼此关注与窥探,但谁又真的在乎他者?与此同时,移动端繁杂的信息流、关联推送不断放大着“信息茧房”的弊病。面对每月多达100+的展览,如何被更多人看见?可能已成为各美术馆、画廊、艺术家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毕竟任何展览背后都是“真金白银”在供血,想必也少有单纯的孤芳自赏吧。但若换一种安慰:以时间为河,一切皆如微尘,难以为见。

本期艺讯网(CAFA ART INFO)艺术在场栏目,从藏品亮相:看见资本的力量;不止性别:看见觉醒的反思;永远年轻:看见新生的面孔;科创时代:看见虚拟的真实四个角度切入艺术现场,以期共同更主动地去观看。

01

藏品亮相:看见资本的力量

“艺术家和艺术品以‘商业化’的方式进入历史,正是我们这个时代艺术史最基本的方式。”该文字见于首届广州双年展文献集。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市场经济体制正明显改变着中国的艺术生态,尤其是在全球化和商品经济时代下的艺术史,除了艺术家“天赋异禀”的故事外,市场经营、收藏等因素也共同构成了艺术影响力的实现方式,甚至是艺术史的一部分。如今,依旧有不少批判者一谈及艺术的弊病就剑指“市场”和“商业化”侵蚀,是否也有失偏颇?近年来,越来越多具有收藏属性的美术馆及收藏展不断亮相,让我们看到了资本强购买力的同时,也意识到收藏已进入更体系化、研究性的全新时代。

⼊世: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当代艺术泰康美术1.jpeg

2.jpeg

3.jpeg

4.jpeg

5.jpeg

“入世:20世纪以来的现当代艺术”展览现场,图片|致谢泰康美术馆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以泰康保险集团的收藏为依托,选取涵盖了百年历史的百件作品,包括绘画、装置、摄影、影像等媒介类型,从“艺术与人”和“艺术与社会”两个主要方面呈现中国现当代艺术进入20世纪以来的发展历程。

“艺术的朋友”——中国新世代收藏家展览

上海油罐艺术中心 6.jpeg

7.jpeg

8.jpeg

9.jpeg

“艺术的朋友”——中国新世代收藏家展览现场,图片来源|致谢上海油罐艺术中心

 展览简介:“艺术的朋友”作为2018年展览“艺术赞助人”的系列延续,呈现了来自海内外的、现时活跃于当代艺术界的30位中国/华裔收藏家近期获得的作品,涵盖到一批重要的全球与本土艺术家及其多元的媒介与观念。“艺术的朋友”将聚焦现时活跃于当代艺术界的新世代收藏家及其近三年所藏,容纳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与不同媒介的创作。

“肖像的映象”——蓬皮杜中心典藏展(三)

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

11.jpeg

12.jpeg

“肖像的映象”展览现场,摄影:Alessandro Wang,图片来源|致谢西岸美术馆

14.png黄永砯,《蒙娜-芬奇》,1986 – 1987年,布面油画切割,木、金属、玻璃、纸、灯泡,灯箱:33 × 28 × 13 厘米,画布:165 × 126 厘米 © Adagp, Paris, 2023 Crédit photographique : Georges Meguerditchian - Centre Pompidou, MNAM-CCI /Dist. RMN-GP,图片来源|致谢西岸美术馆

15.png巴勃罗·毕加索 《女人肖像》,1938年,布面油画, 98 x 77.5 厘米,1947年由艺术家赠予,蓬皮杜中心,巴黎,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业设计中心 © Succession Picasso 2023, Crédit photographique : © Centre Pompidou MNAM-CCI / Georges Meguerditchian / Dist. RMN-GP,图片来源|致谢西岸美术馆

展览简介:西岸美术馆再次以近16个月的超长展期,借1895年至今的近300件蓬皮杜中心珍藏,为中国观众带来一次前所未有的“览肖像 · 品艺术 · 识众生 · 思人性”超凡体验。以崭新的维度再次系统性探索现当代艺术发展史,展品门类涵盖绘画、雕塑、影像和摄影,为西岸美术馆历次展览呈现作品数量之最。

“M+希克藏品:别传”

M+博物馆  

2023年9月22日 即将开幕

16.jpeg洪浩,《我的东西第5号:2002年的5000件垃圾》,2001至2002年,M+希克藏品(捐赠),香港,© 洪浩。图片由M+提供,图片来源|致谢M+

17.jpeg孙原及彭禹,《老人院》,2007年,M+希克藏品(捐赠),香港,© 孙原及彭禹。图片由艺术家提供,图片来源|致谢M+

18.jpeg

李永斌,《脸4》,1998年,M+希克藏品(捐赠),香港,©李永斌。图片由M+提供,图片来源|致谢M+

19.jpeg段建宇,《嘿哈罗嗨第8号》,2000年,M+希克藏品(捐赠),香港,©段建宇。图片由M+提供,图片来源|致谢M+

20.jpeg方力钧,《98.8.25》,1998年,M+希克藏品(捐赠),香港,©方力钧。图片由M+提供,图片来源|致谢M+

 展览简介:“M+希克藏品:别传”以视觉形式探讨1990年代至今中国当代艺术的风格和实践。中国社会在1990年代经历商业化的转型,令艺术家有更多与国际接轨的机会,激发他们重构自己的文化身分,重新审视源自社会主义经验和中国传统视觉文化的积淀,呈现出中国高速发展的过程。此展览将展出逾120件展品,以四个主题区域划分:“消亡”、“满则溢”、“非此非彼”及“暗涌”。

02

不止性别:看见觉醒的反思

“在我们祖母的时代,一个黑人妇女成为艺术家意味着什么?在我们的曾祖母时代这又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其答案能残酷到灭绝种族的问题。”——爱丽丝·沃克(Alice Walker)《寻找我们母亲的田园》(In Search of Our Mother's Gardens)

“女性”是一种普世性的类目吗?2023年似乎成了“女性主义”讨论的爆发期,关于波伏娃“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上野千鹤子“女性是一种处境”的讨论在社会议题和文学艺术的各领域展开着。有趣的是,这种急剧而来的关注,让不少男性学者在被问及相关话题时甚至压力大到不敢表态,立马“缴械投降”。戴锦华教授在某次论坛对话中谈到:“强势的不需要加前缀,而一旦加上前缀,一定是弱势”,作家为何要分青年作家、少数民族作家?正如艺术家为什么要强调为“女性艺术家”?

或许,从女性艺术家个人化的感受到社会议题,女性主义已成为一种带有拯救性的力量,让女性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从而为其发声,获得更多“被看见”的可能性。

“海蒂·布赫:皮囊之上”

红砖美术馆

21.png

22.png“海蒂·布赫:皮囊之上”展览现场,图片来源|致谢红砖美术馆

23.jpeg海蒂·布赫、梅奥和洛杉矶郡立艺术博物馆策展人贝弗莉·埃德娜·约翰逊一起在威尼斯海滩实施《躯壳》,1971,8 毫米无声胶片2' 31",图片来源|致谢红砖美术馆24.jpeg海蒂·布赫,《床》,1975,织物、乳胶和珍珠母颜料,220 x 160 x 2 cm,图片来源|致谢红砖美术馆

 展览简介:“海蒂·布赫:皮囊之上”呈现了20世纪最重要且被主流艺术史叙事忽视的前卫艺术家海蒂·布赫(Heidi Bucher,1926-1993)艺术生涯100余件重要作品,包括重新发现和修复的影像素材,早期纸本绘画,抽象丝绸拼贴,洛杉矶时期的可穿戴雕塑,创作高峰期对人体和建筑的“剥皮”系列。

玛丽亚·拉斯尼格:火星来客

UCCA

25.jpeg

26.jpeg

27.jpeg“玛丽亚·拉斯尼格:火星来客”展览现场,摄影:孙诗,图片来源|致谢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汇集了36幅涵盖拉斯尼格各时期创作的油画,以及精心挑选的代表性素描,包括从艺术家早期描绘抽象形状的作品,到20世纪70年代的“现实主义”绘画,以及晚期具有创新性的自画像。作为德语国家最早获得大学绘画教职的女性之一,展览以主题而非时间顺序为线索,将不同时期的作品结合呈现,对艺术家70余载漫长创作生涯中构思的延续与联结进行梳理。

多维的感性——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女艺术家作品专题展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8.jpeg

29.jpeg

30.jpeg

31.jpeg

“多维的感性——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女艺术家作品专题展”现场,图片来源|致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展览简介:“多维的感性——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女艺术家作品专题展”,以“感性”为核心议题,精选42位馆藏女艺术家的42件/组作品,从“具身之感、秩序之感、媒介之感”三个维度对女艺术家的创作进行观察、阐释和研究。

03

永远年轻:看见新生的面孔

 文化代际的差异永远会存在,但也唯有在新生更迭中更见艺术的活力。从八九十年代艺术家对社会政治、文化制度的关注,千禧一代为对后殖民、全球化、消费文化的反思,再到Z世代艺术家聚焦个人在社会中的生存处境及成长感悟,每个时代都面临着新的话题。同时,通过对互联网文化、社交媒体、科技元素的跨界使用,新生代艺术家的创作呈现出了更多元化的特点。

其中,成长在从小使用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环境中的Z世代艺术家,在其作品中不少都运用了鬼畜、二次元、“神秘主义”等元素,同时他们也并不排斥成为大众流量平台上的网红达人,这也不免让人疑惑:是博眼球?还是严肃艺术?不急,时间会给出答案。

世人何以唤醒我?—仪式、神谕与艺术灵媒

798 CUBE

32.jpeg展览海报

33.jpeg

34.jpeg

35.jpeg

世人何以唤醒我?—仪式、神谕与艺术灵媒展览现场,图片来源|致谢798 CUBE

 展览简介:展览从最初的征集来的80余份投稿中选出的十九位艺术家们的作品,分别有装置、雕塑、绘画、声音和影像多种媒介。是“世人”策展团队关于当代艺术中的神秘主义这一研究项目的第一次线下呈现。神话从何而来?又往何处而去?艺术家作为生活于当代的“萨满”、先知与灵媒,他们继承了该模式所具有的神秘主义特征和疗愈品性。

 动物农场模拟器

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37.jpeg

展览海报

38 L.E.M & REBORN,柳迪 & 柳迪x cough in vain, 3D动画, 2019.jpeg

L.E.M & REBORN,柳迪 & 柳迪x cough in vain, 3D动画, 2019,图片来源|致谢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39.jpeg

粉红鸡计划,Nonhuman Nonsense Studio, 混合媒介, 2017,图片来源|致谢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40 杂草永不会死THE WEED NEVER DIES, atelier mobile, 综合材料, 2021.jpeg

杂草永不会死,atelier mobile, 综合材料, 2021,图片来源|致谢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41偏离DEVIATION, 李山, 硅胶、树脂、铝合金材料, 2017.jpeg

偏离DEVIATION, 李山, 硅胶、树脂、铝合金材料, 2017,图片来源|致谢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是Hyundai Blue Prize Art+Tech 2023年度大奖获奖展览,我们可以置身于一个未来的单元生态系统中,想象着自己打开了一扇任意门,成为了未来故事中的某个角色。在这个充满无限想象力的展览中,TA在这些装置、声音、影像、事件中驻足观察、体验、聆听、思考,在“新动物农场”中探索未来人与动物乃至自然界的相处之道,不断寻找着与其他生命共享这个美丽星球的方式。 

04

科创时代:看见虚拟的真实

从画布到屏幕,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搭建着不同时空之间的关联,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崭新的方向和可能性。新媒体艺术带来的全新艺术实践,“虚拟"出了更多的视觉图像和感观体验。但学界也在不断提出质疑:技术之于艺术真的重要吗?

面对这一问题,或许可以回溯到1977年第六届卡塞尔文献展,在这届突出讨论媒体艺术的文献展中,白南准(Nam June Paik)、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和布鲁斯·瑙曼(Bruce Nauman)等一批艺术家的录像装置、实验电影等作品引发了系列的学术讨论,也继而开始奠定新媒体艺术的社会和艺术史价值。

一方面,新媒体艺术需要使用技术手段为依托。另一方面,新媒体艺术又并非是技术的附庸,或者说以新媒体为形式的艺术也是反对绝对技术的艺术。不可否认的是,在AI科创时代,通过搭建沉浸式体验、交互模式、跨时空链接界面等方式,新媒体艺术正为美学和新认知给予着更广的空间和路径。

真实的拓扑:媒体艺术展(深圳2023)

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

42.png

43.jpeg

44.jpeg

45.jpeg

46.jpeg“真实的拓扑:媒体艺术展”展览现场,图片来源|致谢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

 展览简介:“真实的拓扑:媒体艺术展(深圳2023)”由“现实中断”、“术问:真实的回归”和“多重宇宙:没有自然的生态”三个部分构成。ZKM“运动中的艺术:媒体艺术杰作之旅”与“现实中断”部分平行展出,展览置于媒体艺术更深层的历史时间。“真实的拓扑”审视自20世纪中叶以来,在时空之技术构建的明显加速下,真实的概念不断被艺术想象所挑战和改写的轨迹,及其所揭示的扁平化和共时性的数字当代所蕴含的困境和潜力。

致不灭的你——第四届今日未来馆

今日美术馆

47.png

48.jpeg

49.png

50.jpeg

51jpeg.jpeg“致不灭的你——第四届今日未来馆”展览现场,图片来源|致谢今日美术馆

 展览简介:展览汇集了跨国籍、跨年代、跨领域的30位/组当代艺术家的54组跨媒介作品,展现了今日美术馆对于全球语境下“艺术”“科技”“设计”三个方向的深度探索。展览超越了对于艺术与科技、现在和未来这两组看似对立的主题的表层思考,尝试进一步以国际化的视野和艺术史的研究角度去揭示跨越地域与时间的那些看似不可能的并置关系。

“无人之境”人工智能艺术展

深澜AI空间

52.jpeg

53.jpeg

55.jpeg

640.jpeg

“无人之境”人工智能艺术展展览现场,图片来源|致谢深澜AI空间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由中美五位先锋艺术家创作的12件人工智能艺术作品组成,向世人展示了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中的独特魅力。作品种类丰富多样,涵盖了交互影像装置、数字版画以及交互装置等多种形式,以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

“动为行——中国媒体艺术35年”

天目里美术馆

2023年9月22日即将开幕

58.jpg展览海报59-张培力,《碰撞的和声》, 2014 .JPG张培力,《碰撞的和声》, 2014,图片来源|致谢天目里美术馆

60-陈劭雄,《视力矫正器3》, 1996.jpg

陈劭雄,《视力矫正器3》, 1996,图片来源|致谢天目里美术馆61-徐冰,《卫星上的湖泊》-静帧, 2021-.jpg徐冰,《卫星上的湖泊》-静帧, 2021,图片来源|致谢天目里美术馆

62-耿健翌,《无题12》, 2015.jpg耿健翌,《无题12》, 2015,图片来源|致谢天目里美术馆

 展览简介:此次展览共汇集了72位/组不同代际艺术家的79件代表作品,囊括影像、装置、行为、交互、游戏、网络等作品形式,视角回溯至早期的录像艺术实践,亦延展到对人工智能、太空艺术等新兴媒材或艺术形态的前沿探索。这些作品按照时间顺序串联,以“运动”为关键词展现“作为行动的运动”、“作为互动的运动”和“作为能动的运动”三个章节。

编写|余娅

展览素材来源于主办方

 

 [1]《广州·首届九十年代艺术双年展》,四川美术出版社,1992年。

 [2]【美】安·达勒瓦:《艺术史方法与理论》,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