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我想看见‘你的看见’”:创造富有情感温度的“赛博空间”

时间: 2023.4.5

798CUBE新展,也是“iCUBE Museum”艺术项目首个展览“我想看见‘你的看见’”于2023年3月24日正式开幕。“iCUBE Museum”是国内首个汇聚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混合现实(MR)的艺术项目,本次展览邀请9位国际知名艺术家/团体,在798CUBE的空间中共同创建一个“即将到来的新世界”。

“我想看见‘你的看见’”展览现场1.JPG“我想看见‘你的看见’”展览现场2.JPG“我想看见‘你的看见’”展览现场3.JPG“我想看见‘你的看见’”展览现场4.jpg

“我想看见‘你的看见’”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由798和中央美术学院联合主办,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宋协伟教授担任总策划,798CUBE执行馆长李东妊担任展览总监,王乃一担任策划人。798CUBE执行馆⻓李东妊强调798CUBE以“艺术+科技”为核心的理念,希望“将符合未来时代潮流的艺术科技带入到现有的工业、创意综合体当中,以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创造⼀种情感的温度”。

基于艺术与科技的实践,“iCUBE Museum”旨在连接现实与虚拟,借用了唐娜·哈拉维(Donna J. Haraway)的“伴生关系”理论,该理论试图打破文化与自然之间的二元划分,拒绝建立起人类与非人类的等级关系,提出应尊重人类与非人类的差异。她提出另一理论“赛博格”既指有机体和机器的混种,还包括赛博空间中的数字化身。艺术家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了一种包容万象的虚拟化的数字空间,即展览中多次提到的“可能”的新世界。

本次展览邀请了9位享誉全球的艺术家,分别为:蔡国强,奥⾥·格什特(Ori Gersht),“纠缠的它者”(Entangled Others)与雅各布·斯廷森(Jakob Steensen),基尔·乔邦(Gilles Jobin)与梅洛迪·穆塞特(Mélodie Mousset),费俊与梅洛迪·穆塞特 & 艾多·福伊鲁(Mélodie Mousset & Edo Fouilloux)。这些艺术家通过虚拟、增强和混合等方式呈现超越现实的多维感官体验,为观众提供了一种探索新世界的路径。展览按照“宏观-微观-宏观”的暗线展开,从关注宇宙空间和自然生态的宏观景观,到回归人类自身和现实世界,呈现了一种想象与实体混杂而又和谐的空间。

奥里·格什特(Ori Gersht)的《勿忘我》(Forget Me Not),通过高速相机捕捉了花卉和静物爆炸的一瞬间,捕捉了爆炸后物体的运动路径及运动后弥散的过程,是对死亡的必然性及物质有限性的回应。由于眼睛无法精准地捕捉爆炸的每一瞬间,格什特利用先进的摄影技术定格爆炸中的花卉轨迹,便是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在《摄影简史》中提到的“光学无意识”,即没有被肉眼捕捉到却在摄影中非凡的表象。艺术家在过往的创作中有意关注艺术史,这件作品的构图令人想起17世纪佛兰德斯画派的静物作品,尤其是老扬·勃鲁盖尔的静物花卉。

《勿忘我》,奥里·格什特,2021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jpg

《勿忘我》,奥里·格什特,2021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奥里·格什特,《勿忘我》(2021),“我想看见‘你的看见’”展会现场,2023年.JPG

奥里·格什特,《勿忘我》(2021),“我想看见‘你的看见’”展览现场,2023年

雅各布·库茨克·斯廷森(Jakob Kudsk Steensen)在《临界地带》(Liminal Lands)创造了一种太阳、盐沼、枯木和细菌共生的虚拟自然环境。艺术家一直聚焦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与艺术的结合,在沉浸式装置中将虚拟和真实的景观融为一体,研究人类活动对大自然不可逆的变化,为生态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不同的观点,探索人类正面临的环境危机和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斯廷森会对某个生态系统进行系统性的调研,通过3D扫描技术搭建虚拟模型,最后组合模型制作成虚拟的生态系统。艺术家在法国南部萨林·德·吉罗(Salin de Giraud)地区的盐沼开展一年多的实地调查,对摄影图像和路引进行数字化处理,展现了湿地中不易被察觉的宏观和微观生态系统。

《临界地带》,雅各布·库茨克·斯廷森,2021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2.jpg

《临界地带》,雅各布·库茨克·斯廷森,2021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临界地带》,雅各布·库茨克·斯廷森,2021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jpg《临界地带》,雅各布·库茨克·斯廷森,2021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雅各布·库茨克·斯廷森,《临界地带》(2021),“我想看见‘你的看见’”展会现场,2023年.jpg雅各布·库茨克·斯廷森,《临界地带》(2021),“我想看见‘你的看见’”展览现场,2023年

梅洛迪·穆塞特与艾多·福伊鲁(Mélodie Mousset & Edo Fouilloux)合作打造的《水母》(The Jellyfish)描绘了深海中海底生物对各种声音的响度、节奏、音高波动、连续性等作出反应,不同的海底生物回应的声音频率和音高各不相同。通过参观者和虚拟生物之间的互动,艺术家以诗意的方式勾画了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景象。

《水母》,梅洛迪·穆塞特 & 艾多·福伊鲁,2021年,图片 © PatchXR (2).png《水母》,梅洛迪·穆塞特 & 艾多·福伊鲁,2021年,图片 © PatchXR 6.png

《水母》,梅洛迪·穆塞特 & 艾多·福伊鲁,2021年,图片 © PatchXR

另一件虚拟现实体验作品《花华》(HanaHana)营造了一个超现实的虚拟宇宙,在这个空间中,闪烁的太阳照射在一个深红色的湖泊和荒凉的沙滩上,岛上有着串联的手臂链条,这些手臂像花朵一样绽放。观众可以进入这个空间中无休无止地生成新的手臂,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幻觉雕塑。在这个互动协作空间中,每个体验者的创作都会保留,最终成为公众共同参与的艺术品。穆塞特设计的荒诞梦境世界的主题借鉴了流行美学和古老的萨满思想,最终形成当代的视觉奇观。这个作品的部分灵感来自日本漫画海贼王的角色妮可·罗宾,通过吃一种名叫“花花果实”的恶魔果实获得了一种能让身体的任何部位像开花一样绽放的能力。

《花华》,梅洛迪·穆塞特,2016-2019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2.png

《花华》,梅洛迪·穆塞特,2016-2019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JPG《花华》,梅洛迪·穆塞特,2016-2019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同为多用户虚拟现实体验作品,基尔·乔邦 (Gilles Jobin) 的《虚拟剧场》(La Comédie Virtuelle)重构了一个老日内瓦剧院,使得观众能够漫步于未来的“日内瓦剧院”。每个参与者都被赋予了一个虚拟化身,能够在剧院的各个区域自由移动,并且与其他参与者进行互动与交谈。

《虚拟剧场》,基尔·乔邦,2020年,图片 © gillesjobin.com.jpg《虚拟剧场》,基尔·乔邦,2020年,图片 © gillesjobin.com基尔·乔邦,《虚拟剧场》(2020),“我想看见‘你的看见’”展会现场,2023年.JPG基尔·乔邦,《虚拟剧场》(2020),“我想看见‘你的看见’”展览现场,2023年

费俊近年来致力于研究将艺术和科技融入情绪疗愈领域,《EAT ART · MR 情绪料理》是展览中唯一一件混合现实作品。通过测量参与者的心率得出气质类型,前方的机械臂将作出与情绪对应的动作,之后领取AR眼镜,可以在虚拟世界中选取自己的情绪图形,观者在拖住不同的图形后释放将呈现不同的爆炸动画。在展览后期,将向观众提供与情绪相符合的饮品和食物,形成了调动视觉、听觉、味觉等感官的个性化情绪疗愈体验。费俊表示希望通过作品处理后疫情时代留下的情绪问题,帮助参与者看到情绪的具体形状,从而更加关注内心情绪的变化。

《EAT ART · MR 情绪料理》,费俊,2023年,图片 © 某集体ART+TECH.jpeg《EAT ART · MR 情绪料理》,费俊,2023年,图片 © 某集体ART+TECH

费俊,《EAT ART·MR 情绪料理》(2023),“我想看见‘你的看见’”展会现场,2023年.JPG费俊,《EAT ART·MR 情绪料理》(2023),“我想看见‘你的看见’”展览现场,2023年

“纠缠的他者” (Entangled Others) 是由艺术家索非亚·克雷斯波与费莱肯·麦考密克 (Sofia Crespo & Feileacan McCormick) 共同创立的艺术团体。“纠缠的他者”的艺术理念在于使观者进入一个超越人类的,与他者纠缠在一起的世界。他们的《离散描述》(Decohering Delineation)中使用量子计算将人工标本、自然标本和生态系统相联系,观众戴上VR眼镜后可以自由走动,在这一过程中图像会瞬间发生改变。艺术家的创作基于视觉的不确定性,即当出现一系列习以为常的物品突然以非常规的形式出现在眼前时,观众会突然无法识别图形,正是这种打破常规的方式使得他们看见了“可能”的世界。

《离散描述》,纠缠的它者,2023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1.JPG《离散描述》,纠缠的它者,2023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2).JPG《离散描述》,纠缠的它者,2023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梦游紫禁城》是蔡国强首次创作的虚拟现实作品,受历史上紫禁城内庆祝农历新年燃放烟花的启发,设置了一个古代的烟花燃放仪式庆祝紫禁城建成600年。在5分钟的短片中,观众随着一只猫和乌鸦的视角,经过“盛典”、“歌舞”、“光明”、“狂欢”这四个章节见证这一盛大的仪式。艺术家凭借故宫数字图纸建造模型,由工匠复原汉白玉紫禁城模型,再委托浏阳的烟花爆破团队制作烟花效果,最后通过后期合成技术将二者组合在一起,复原了恢弘壮观的紫禁城,为观众创造了一个对话古今的渠道。作为展览的尾声,此件作品使得关注的焦点最终落于现实和人类。

《梦游紫禁城》(2020) 作品静帧。图片由蔡工作室提供.jpg《梦游紫禁城》(2020) 作品静帧。图片由蔡工作室提供.png《梦游紫禁城》(2020) 作品静帧。图片由蔡工作室提供
蔡国强,《梦游紫禁城》(2020),“我想看见‘你的看见’”展会现场,2023年.JPG蔡国强,《梦游紫禁城》(2020),“我想看见‘你的看见’”展览现场,2023年

此次展览试图打造现实和虚拟的临界地带,创造一个艺术形态的新世界。艺术家借用科技手段超越物理世界的限制,使得人与技术紧密交融,以至于让我们思考如何处理虚拟共生、多元融合而带来的边界模糊的问题。正如策展人王乃一提到的:“将展览作为架设时空间的桥梁,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探寻‘可能’世界的路径”,作品展现的人和动物、人与非人、有机体和非有机体、现实和虚拟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从而创造了多维的景观世界。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3年6月6日。

文|马嘉懿

编辑|孟希

图文资料致谢主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