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展评 | 时间的界碑:从《鼠疫》到“2020+”

时间: 2020.8.11

featured-image.gif

“虽说在这个火车站台上,他们又开始了各自的私人生活,但当他们相互交换目光和微笑的时候,他们还感觉到他们是一个患难与共的集体。然而,当他们一看到火车的浓烟,那种流放的心情就在一阵使人忘乎所以的兴高采烈之中突然化为乌有了。”[1]

—— 阿尔贝·加缪,《鼠疫》

在阿尔贝·加缪《鼠疫》的尾声,作者描绘了随着疫症的悄然而去,封城终于结束,人们得以在站台上迎接和拥抱自己分隔已久的亲人和爱人。然而,在震天的欢呼与热烈的舞蹈中,加缪揭示了一种幸福笼罩下的微妙情感:面对期盼良久的鼠疫结束以及终于回到身边的亲人与情感,人们在心底涌现出一丝不相适应,“欢乐变成了一种烫嘴的、无法辨别其滋味的东西。”[2]

汪晖教授在红砖美术馆展览“2020+”的开幕讲话中,将这种“不适应性”与出现在鼠疫还未结束时,去到海边的里厄医生感受到的一种“短暂的自由”,用于描述人类社会在2020年的当下:人们在正常状态与紧急状态中不断适应,而这两种状态的边界正随着与疫情交缠的政治、经济、环境等危机而日益模糊。

作为展览的学术顾问,汪晖教授对“2020+”这一主题的思考,由几个问题生发开来,其既是对当下特殊的境遇的反思,也是对艺术在危机的作用与意义的追问。同时,这一系列思考也在策展人闫士杰馆长的主题阐述与十五位艺术家的作品呈现中激荡与回响。

红砖美术馆“2020+”展览现场

旧语言的失语,新表述的可能

“艺术能够提供新的语言来准确表达我们当下所处的情境吗?”

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逐步重塑了社群、城市、边界等诸多概念,偏爱群体的冠状病毒让人们的社交方式、工作形式以及亲朋好友之间的联系都开始重新建立,而其也与以往局限于一个民族、一个领域的点状的危机相区别,在世界范围的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族群与环境都多方面形成危机的“共振”。

随着疫情从医学免疫领域发展为全球化的问题,其需要全球化的解决方法,人类也需要适用于应对与表述当下前所未有的复杂境遇的语言。在世界范围内的危机与冲突面前,当种族矛盾、区域边界、群体免疫、国际关系、科技与政治等问题都无法用单个词汇与修辞来准确表述,人们意识到过往用于解读和表达思考的语言已然匮乏。那么,艺术作为一门独特的语言与观察方式,能否提出新的表述的可能性?

在“2020+”的展览现场,观众得以看到几组创作于90年代的作品,当我们在2020年重新审视这些作品,艺术的语言依然可以跨越漫长时空与多重的场域,带给我们警示的意义。

林天苗 Lin Tianmiao.jpg

林天苗,《缠的扩散》,1995 

装置,木制床板、木制桌腿,钢板、短木条支撑架、螺丝、木质枕头架、褥子、枕头、显示器设备、U盘(影像)、60000根针、25000个白棉线球、宣纸等,20-70平方米(现场可调) 

© 林天苗 

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

图片由红砖美术馆提供

缠的扩散.gif

林天苗,《缠的扩散》

© 艺讯网

60000根工业用针、25000个白色棉球、缠绕棉球的影像共同组成了林天苗的作品《缠的扩散》。这件创作于1995年的作品,最初旨在探讨材料的专属特性在人为干预的排列组合下,所产生出极具反方向的变化。单只尖利的工业用针像刀锋一般锋利,而当60000根针同时针尖向上直立密集的排列,其视觉效果却出现如皮毛一般的温柔;相反,柔软而无攻击性的棉球随着数量的不断叠加,它向整个空间不断延伸和扩散时,即刻呈现出另一种带有攻击性的侵入感。

26年后再度呈现这件作品,它似乎与正在经历着苦难之中的当下进行着对话。艺术家说:“2020年人们在不断经历着、感受着前所未有的恐惧,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坏消息打击。我们与种种恐惧共存的同时,本能的理性意识再次唤醒了我们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之心,理性的思考提醒着我们去创造未来崭新的存在方式。”人的潜力往往在极致的境遇与苦难中爆发而出。

黄永砅 Huang Yong Ping.jpg

黄永砅,《羊祸》,1997

牛皮、羊皮、竹、木、铁,尺寸可变

摄影:邢宇

© 黄永砅 

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

图片由红砖美术馆提供

王功新在谈到他的作品《对话》时,回溯了90年代的一批艺术家及其作品,如今这批艺术家,包括同样在此次展览中呈现作品《羊祸》的黄永砅,都在透过自己的作品,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去与不同的观众、环境与境遇进行着对话。《对话》这件作品同样创作于1995年,首次展出是在德国,盛满墨水的矩形平台,两盏交替起落的灯泡,介于打破平衡临界点的水面,一切元素都在保持着微妙的平衡与一丝紧绷。而如今的再次展出这件作品,比之90年代,这件作品的意义与解读在政治、文化等语境中都有了极大的变化:2020年,在与自我的对话之外,其更多或许意在指涉发生于我们与这个世界之间的问答。

王功新,《对话》,1995

桌子、铁容器、灯泡、马达、墨水 ,300 x 100 x 89 cm 

© 王功新

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

图片由红砖美术馆提供

 

个人主义的创作方式,集体性的能量与追问

“当代艺术有可能超越个人主义的方式,再现其中的集体性能量和隐藏在其后对于人类命运的追问吗?”

安·罗夏 Anne Rochat.jpg

安·罗夏,《此时此地》(录像静帧),2018

玻利维亚乌尤尼盐沼 

影像-行为 

4K彩色影像,4.19小时

© 安·罗夏

安利·萨拉 Anri Sala.jpg安利·萨拉,《当且仅当》(录像静帧),2018

单声道高清录像,独立4.0环绕声系统,彩色,9’47’’

© 安利·萨拉,波恩VG图像-艺术

图片由玛丽安·古德曼画廊(纽约、巴黎、伦敦)和桑塔画廊(巴黎)提供

个体生命的消亡在多数人眼中是一件私密而自我的事情,或者说其难以引起群体性的关注,然而2020年的疫情迫使人们开始终日面对不断上涨的确诊与死亡数量。在2020年,生命的逝去成为了人人参与和见证的群体性事件。当个体的境遇与整个群体与社会的境遇高度同步时,人们对自我以及小圈层的关注目光将投向更广阔的群体与事件。

“我会死的。”在杨振中的作品中,这句话以不同的语言,在不同的场景,透过不同的人口中说出。死亡是一个令人不安而及其严肃的话题,而视频中的人以各式形态、各种语气、甚至配合着各种动作在谈论着这个话题:有人一脸严肃、有人漫不经心、有人茫然无措……2020年,在这场涉及人的消亡的巨大群体性事件中,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生命的重量受到交织的危机的影响而得以被重新衡量,人们该如何去完善对自我定义的理解?

杨振中 Yang Zhenzhong.jpg

杨振中,《我会死的》,2000 (持续至今)

多路视频,尺寸可变 

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

图片由红砖美术馆提供

2020年的“世界地球日”,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创作了《地球视角》,以地球上9个特殊的自然、人文事件地点,完成了9张不同角度的地球图像。从澳大利亚大堡礁、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印度恒河、埃塞俄比亚瑟门山、乌克兰普里皮亚季的切尔诺贝利、格陵兰冰盖、厄瓜多尔与南极点上空分别俯瞰地球,一张新的世界地图、一部新的世界史从另一个角度被描绘与书写。埃利亚松将自我与群体抽离出所处的社会与环境,启发着观众以全新的视角去观察与解读这个世界。在2020年的疫情危机之中,人们或许应当试着挣脱深陷的困境与周遭环境,当回溯世界的发展与文明的衍进,我们或将意识到即便远隔万里、跨越历史,构成世界的一切都与自我产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每个人的精神与力量都是推动文明向前的重要因素。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Olafur Eliasson.jpg

从格陵兰冰盖上空俯瞰地球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地球视角》,于2020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为蛇形美术馆50周年“回到地球”创作

《地球视角》,奥拉维尔·埃利亚松,2020|线上作品观看入口 Olafur Eliasson_ Earth perspectives, 2020, Online Viewing Poster.jpeg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地球视角》,线上观展入口


紧急状态与紧急状态的日常化

面对“紧急状态的常态化”,艺术的功能和使命是什么?

陈劭雄 Chen Shaoxiong.jpeg

陈劭雄 ,《集体记忆—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2016 

布面中国印泥,160 x 261 cm 

© 陈劭雄  

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

图片由红砖美术馆提供

陈箴 Chen Zhen.jpg

陈箴,《水晶体内景观》,2000

水晶、金属、玻璃,95 x 190 x 70 cm 

© 法国图像及造型艺术著作人协会

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

图片由红砖美术馆提供

梁绍基 Liang Shaoji.jpg

梁绍基,《寂然而动》,2013-2014 

亚克力板,丝,金属框架,石头 ,430 x 480 x 480cm 

© 梁绍基 

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

图片由红砖美术馆提供

如果说创作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末的《鼠疫》极有预见性地指出了人类在疫情之下的2020年面对的种种厄难与境遇,包括骤然而至的疫情、隔离、封城、恐慌与焦虑等,那么在当下这个时代,科技、网络的迅猛发展与互联互通的高度成熟则无疑是在上个世纪难以想象的。也正因如此,尽管在隔离、封城的状态下,人们仍能通过网络保持联系,继续工作,甚至自如的生活,在漫长的疫情中,人们开始适应“紧急状态”,而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也随着口罩、社交距离与核酸检测等的日常化而被掩盖。当紧急状态成为一种常态,那些仍旧萦绕在身边的、威胁着我们生活的病菌与危机是否就这样被渐渐遗忘?

在“2020+”的展览现场,宋冬创作的《界碑》正被观者不断用蘸满水迹的毛笔书写。一块肃然而立的透明界碑,一笔笔写上的词句,迅速消失着的字迹,正是记忆与遗忘之间的博弈。这座无声立于展场的时间界碑,似乎正串联着其余作品,也正勾连着观众、场域与此时此刻。其无声地提示出在这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灾难面前,危机与威胁都远未结束,即便适应疫情生活的人们已经摸索出一套紧急生活之中的常态生活之法,疫情带给这个世界的种种“后遗症”还在叫嚣着、纠缠着。

宋冬 Song Dong.jpg

宋冬,《界碑》,2020

互动行为装置,无色喷砂玻璃、黑色青石、水、毛笔

222 x 360 x 360 cm

© 宋冬

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

图片由红砖美术馆提供

红砖美术馆“2020+”展览现场 Opening of the Exhibition _2020+_  .jpg

展览现场

“威胁着欢乐的东西始终存在,因为这些兴高采烈的人群所看不到的东西,他却一目了然。”[3]当加缪借里厄医生之口表达了人们在苦难与危机之后对曾经的威胁和痛苦的暂时性忘却的忧虑,那些人们重聚的欢乐中潜藏的似是而非的微妙情感也将会随着日常生活的回归正常而被埋葬于心底。在庆祝的喧嚣之中,“鼠疫”蛰伏于人们看不见的每个角落,随时可能再度奔涌而出,唤醒人们曾生活于这样荒诞的世界的记忆。

而在今天,当我们再度回溯加缪通过文本的提示,当我们阅读艺术家们关于当下的不同思考,我们或许得以反思出艺术在紧急状态已经日常化的状态中的意义与作用:艺术的知觉是先行而敏锐的,它将是一种全新的、一直在变化发展的语言与表达,提示着人们在适应疫情生活乃至将来在疫后欢庆的同时,依旧要敏感与思辨地感知世界的巨变与危机的暗藏。

“2020+”,是跳脱出当下泥沼的再审视,是不确定的未来,亦是无限的可能。

洪浩 Hong Hao.jpg

洪浩,《再生-收据》,2011

铅笔、收据,14x21cm

© 洪浩

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

图片由红砖美术馆提供

瑞秋·罗斯 Rachel Rose.jpg瑞秋·罗斯,《一分钟前》,2014  

高清影像,10’25’’ 

© 瑞秋·罗斯

图片由柯芮斯画廊(伦敦)提供

陶辉 Tao Hui.jpg

陶辉,《你好,尽头!》,2017

高清影像装置、彩色、有声,40’00’’ 

© 陶辉 

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

图片由红砖美术馆提供

尹秀珍 Yin Xiuzhen.jpg尹秀珍,《行思》,2018 

鞋,织物,尺寸可变 

© 2020 尹秀珍 

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

图片由红砖美术馆提供

微信图片_202008071008132.jpg

展览现场

©艺讯网

参考文献:

汪晖,《艺术与“真正的紧急状态”》,红砖美术馆“2020+”开幕式上发言,2020。

展览“2020+”展览手册,红砖美术馆,2020。

[1] – [3] (法)阿尔贝·加缪,《鼠疫》,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文|周纬萌

图|除特殊标注外致谢主办方

 


关于展览

2020+海报 Poster.jpeg

《2020+》

展览时间:2020.08.01 – 2020.10.18

展览地点:红砖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