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近两年来,“雕塑本体”的话题在理论界又浮出水面。在创作中,一些雕塑家,特别是青年雕塑家比较注重雕塑的“本体问题”,他们把一些社会问题悬置起来,将注意力更集中在雕塑的形式、材料、空间上。面对这种创作趋向,有人认为是现代主义的回归,是在补现代主义的课。
我不认为这是简单的现代主义回归;也不认为孤立地谈“本体”是一个当代话题。为什么呢?只有古典的思想才比较热衷于讨论一些永恒的问题,诸如本质的问题。所谓当代,更强调此时此刻,更强调当下的问题,强调人的现实存在和现实状态。
然而,近些年,许多青年雕塑家对雕塑本体的关注,是不是意味着雕塑本体问题与当代思想和观念是对立的呢?当雕塑家强调所谓本体问题的时候,一定是和“当代”不兼容的呢?
我不这么看。关注雕塑本体,的确是现代主义雕塑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目前青年雕塑家创作趋势的转变,我更倾向于把它看作是当代雕塑创作出现的新进展、新趋向。时代毕竟不同了,当代的思想和观念滲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而生活在一个全球化、互联网时代的青年雕塑家们,不可能回到他们没有经历过的所谓“现代主义”的情景中。
限于篇幅,这里不一一举例,只是概括地谈一下青年雕塑家看似“回归本体”的创作与当代思想和观念的联系。
在当前的青年雕塑创作中,一些注重“雕塑本体”的作品,十分注重个人的感受,强调个人体验和个人态度。雕塑创作并不是脱离个人的所谓对“本体”的探讨,他们的个体性得到了极大的强调。例如在材料选择的丰富性上,他们对材料本身物质和文化属性的认识上,在处理雕塑材料与个人的经历、生活的相互关系中……无不传达出当代的信息。
与现代主义雕塑不同,这些青年雕塑家是在公共性和私密性的相互关系中表现个人性的。历史上,现代主义艺术所谓的精英性、个人性常常有比较晦涩的一面,不管观众懂不懂,我就这么做,这是一种我行我素、唯我独尊的个人性。现在这些青年雕塑家兼顾了公共性,强调公共性和私密性的相互关系,强调他们作品的交流、对话、互动、沟通的可能,也就是说,强调作品与观众参与,与观众的互动,是当前青年雕塑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
再者,过去现代主义的雕塑的个性是建立在精英主义、纯粹性的基础上的,而现在一些些青年雕塑家关注形式、材料的时候,使用的都是日常生活化的材料,人们熟悉的形体和空间,也就是说,他们的作品更加生活化。
还有,青年雕塑家的作品比较普遍地强调身体性,注重身体的体验和感受。像公共参与、日常生活化、场域、身体性这些都是典型的当代艺术的概念。表面看起来,这些青年雕塑创作似乎像是在解决“雕塑本体”问题,实质上,它们是对当代雕塑的深化,这种深化丰富了中国当代雕塑的表现形态,使这些青年雕塑的创作充满了当代魅力。
二
新的创作现实,需要新的理论思维方式,而今天在看待所谓“雕塑本体”的问题时,一些人的认识仍然停留在现代主义艺术的阶段。而理论思维不更新,是不可能阐释和解析今天的创作现实的。
在当代学术的语境中,孤立地讨论雕塑的本体问题,其实是本质主义思想方法的延续。站在本质主义的立场看,所谓雕塑本体,指的是雕塑本身,雕塑的规定性,也就是雕塑之所以为雕塑的那种东西。
在回答什么是雕塑本体的问题时,目前倡导“雕塑本体”的人比较多的意见是三个要素:形体、空间、材料。
是的,这些是雕塑作为雕塑的必要因素,但是,这三要素何尝又不是建筑艺术的必要因素,又何尝不是装置艺术的必要因素,又何尝不是工艺美术的必要因素,又何尝不是工业造型的必要因素呢?有何尝不是家具、器皿、生活用品等一切立体造型物品的共同因素呢?
难道形体、空间、材料只是雕塑的专属吗?何况在当代文化的情景中,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正在模糊,甚至艺术和生活的界限也正在模糊,在这种情况下,仅仅用形体、空间、材料来规定雕塑的本体,会给人留下太多证伪、反驳的空间。
有人说,所谓形体、材料、空间在雕塑家那里有特殊性,雕塑家看物体、看材料、看空间有雕塑家的方式,有雕塑家独特的、别人所不可替代的特殊性,所以,这三要素是雕塑家的独特方式。
这种说法转化了角度,把本体论的问题变成了认识论的问题。前面说的雕塑本体三要素,是从本体论的角度说的,是将雕塑作为物质形态,作为客体,作为审美观照、触摸的对象而言的;现在这个角度是认识论的角度,把三要素看作是雕塑创作主体的功能,是雕塑家的心理属性,把雕塑本体看成了雕塑家内心的东西。意思是说,雕塑家个人经过了独特的视觉训练、形体训练、空间训练、材料训练之后,所谓雕塑本体不过是内化了的雕塑家的眼光、才能、特质、异禀……
一句话,雕塑的本体是雕塑家的主体功能。
如果这样,雕塑的本体问题成为了雕塑家的“身份”的问题,成为了受教育经历的问题,成为了是否具有接受雕塑教育的资格问题。
这么说来,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小部分人是特定的雕塑人,唯有他们才具有雕塑眼、雕塑手、雕塑技能。如果雕塑本体只是这一部分受过训练的人特有的心理素质和能力,那么雕塑如何具有普遍有效性?如何被人们普遍接受?还有,雕塑的理论和批评何以成为可能?根据这个逻辑,只有亲自从事创作的人,才是真正可能认识、掌握雕塑本体的人。
如果说,不从事雕塑创作也可能培养出像雕塑家那样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那么,它将是无论什么人都可以普遍习得的东西,这样一来,所谓心理本体的说法也就不攻自破了。
强调关注雕塑本体的人,一般都是学院派。因为学院,所以本体,所以正宗,所以才是本体的捍卫者。但是他们恰好忘了,雕塑定义才出现不到三百年的时间;而雕塑进入学院也不过二、三百年时间,也就是说,人们关于雕塑本体的自觉不到三百年,可是在人类雕塑史的大多数的时间里,许多伟大的雕塑作品是在没有专业的雕塑家,没有雕塑的自觉意识的情况下,由普通妇女、工匠、农夫所创作的。
例如在原始社会,一般妇女都担负制陶的工作,她们几乎人人都是陶艺家,也是雕塑家,她们没有“身份”,而后来的美术学院距离她们还有几千年。
就是在人类社会出现了专业分工后,在人的素养、能力方面,也从来不是机械划分为所谓绘画人、雕塑人、建筑人的,所谓的“专业”、“门类”,都只不过是人类给某种事物的一种命名,一种约定而已,而艺术史上文理兼通、塑绘俱佳的人数不胜数,例如,达芬奇是什么家?米开朗基罗是什么家?毕加索又是什么家?
把雕塑的本体问题,划地为牢地解释为一部分特殊群体才具有专门的素质和能力,这种讲法在历史上说不通,在现实中也无法证明。
三
总括以上种种讨论,关于雕塑本体,继续沿用本质主义的思想方式来解释“雕塑本体”实际是行不通的。
那么,我们在今天究竟应该如何看待“雕塑本体”的问题呢?
我认为不存在一个不分历史阶段、地域范围,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谓雕塑的定义;也不存在可以古今中外通吃的所谓“雕塑本体”的解释框架。如果实在要谈雕塑本体的问题,那谈论的前提就是要存人,它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有限制的。
雕塑的本体是一种知识的产物,是人的知识、理性赋予一种艺术现象的某种说法,某种假设;是一种人为的给定,是主观见之于客观之后的一种知识的生产。
雕塑的本体不是固定不变的金科玉律,不是不可触动的某种神圣的规定;雕塑的本体是历史的、发展的、建构的、生成的,丰富的雕塑实践每天都在生成新的东西,为雕塑添加新的内涵。
雕塑没有绝对的本体,但是可以有相对的本体,所谓相对的本体就是需要在一定时空限制中,使用一个概念来对雕塑的基本形态进行描述。例如古典的雕塑,我们似乎可以给它下一个这样的定义:借助金属、石头、泥土、木头等物质材料所创作出来的,以人物和动物的形体为主,具有三维空间形态的物质实体,可以进行面面观的,具有独立的审美观赏价值,可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具有正面性、纪念性和永久性特点的造型艺术。
这个古典雕塑的定义只是比较适合西方文艺复兴以来到现代主义雕塑出现之前的雕塑,如果说本体,那么它最多只适合对那个时候雕塑形态的描述。那么,在此之后的现代主义雕塑如何定义?当代雕塑又如何定义?显然,它们都不在这个定义之内。
总之,“雕塑本体”是面向时代,面向雕塑实践的生成。对于现、当代雕塑而言,很难简单地问它“本体”是什么?面对新的雕塑现实,我们要问的是,我们的提问方式和思考方式应该做哪些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