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9月12日,“当代青年雕塑家邀请展”在浙江杭州开幕,这个展览由曾成钢、孙振华、杨奇瑞、林岗、渠晨明策划,展览对当代雕塑的造型语言和表现形式进行了探讨,是20世纪中国当代雕塑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展览。值得注意的还有两点,一是中国著名的雕塑大师刘开渠先生为这个展览欣然题写了展名,另一点就是这个展览的参加者中,有许多人今天已经成为重要的中国当代雕塑家,并且担任了2008年首届“曾竹韶奖学金”的评委。
另一个值得回忆的展览是2000年中央美院与青岛市政府在青岛共同举办的“希望之星:中国高等美术院校雕塑毕业作品选拔展”。在这个展览中,展出了中国高等美术院校1998年至2000年三届毕业生的50多件作品,新人的力量吸引了雕塑界的眼光,其中的李占洋、梁硕、孙璐等人,日后成为雕塑界的新星。
上述两个展览,表明了中国雕塑界薪火相传,历来有扶持新人,鼓励青年的优秀传统,例如中央美术院雕塑系、中国美院雕塑系等都曾有过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为毕业生举办展览,出版小型画册的举措,令人感动。
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的设立与展览的举办,正是源自20世纪中国雕塑界这样一种关怀青年,鼓励后学的优良传统。作为20世纪中国雕塑界健在的雕塑大师,曾竹韶先生一生淡泊名利,潜心艺术,创作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等不朽杰作。他最为关心的有两件事,一是青年学子的成长,一是呼吁建立中国古代雕塑博物馆,曾亲手草拟了中国传统雕塑专业研究生的教学大纲,殷切之心,令人感佩。2007年在筹办曾竹韶先生百岁庆典的过程中,曾竹韶先生和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中国雕塑学会、中国美协雕塑艺术委员会的领导取得共识,先生捐出自己的作品,建立“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拟每年进行评选,使优秀学生得以乘风破浪,扬帆远行。
为期一天的评审工作紧张而又充实,12位评委由全国的10所美术院校的教授和原建设部副部长宋春华先生担任,他们仔细观看了送选入围的48件作品,并且在学术交流的基础上认真地评出了5件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获奖作品和12件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提名奖作品。
这次评选体现了评委们对于包容、开放、当代、原创这样一些艺术价值观的理解与推崇。首先,这次送选入围的作品具有丰富的艺术形态,反映了青年学生对于不同的艺术观念与创作方法的理解与追求。评委们对此表现了很高的宽容度,获奖作品并没有清一色的以写实雕塑为主,在材料语言上也有很大的差异,说明了评委们希望中国雕塑“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开放心态。其次,评委们注意到此次入围作品普遍地具有青年人对于当代社会变化的敏感性,并且在艺术语言上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泥塑翻模的基本模式,而是采用更多的材料,并且掌握了相当优秀的材料处理技巧,这反映了近10年来中国高校雕塑教育的长足进步。当然,评委们最为看重的是希望青年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推崇原创,反对墨守陈规和盲目追求流行时尚。从获奖的17件作品来看,对当代社会都有深入的思考,在雕塑艺术语言上具有较高的视觉表达质量,这成为作品获奖的重要标准。当然,宽容不等于纵容,在这次评奖过程中,有一些作品受到评委的严格审视,一是与当前流行的貌似当代的风格样式过于接近的作品,例如时下流行的大头小红人;一是过于拘泥于写实雕塑能力的展示而缺少更多思想的作品。这些作品未能获奖,既反映出当前学院雕塑教育的某些不足,也反映出市场化潮流中的当代雕塑创作与学院教育的某些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反思与思考。
获奖作品《世界》(李展)以传统的木雕形式,生动而概括地表现了现代城市生活的众生相,注重中国美学中的写意传神精神,手法朴素而自由,颇有大家气度。《爸爸里的空间》(沙伟臣)以超级写实主义的方式表现了一位侧臥的父亲头像,但出人意料地将父亲的头像放大,将头像内部转换为一个小型的室内空间,观众可以进出其中,感受普通人的家庭生活,观众在互动的参与过程中也可以产生丰富的想象。王海的《劳琴图》将中国传统文人抚琴独处时的内心状态表现的出神入化,将现代雕塑的着色技术精彩发挥,获得了传统工笔画对人物形象所具有的精微表现。刘强的《23时59分59秒》选择了一个具有象征和隐喻的时间,来表现人类生命的诞生与自然界动物的共生,密集的小人糜集在作为主体的巨马脚下,包含了丰富的阐释空间。何玉凯的《走在大路上》,以巨大数量的陶瓷人物与建筑组成戏剧化的装置场景,不无幽默地反映了目前艺术高校扩招所带来的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现象,但其采用古代建筑与现代人物的组合形式,却具有了跨越时空的文化反思意义。相比之下,李伟的《一个对现实的转换性实验》虽然体量不大,却在观念的表达上更为深入与尖锐,而作品的技术性难度也处理的相当完善,体现了一种小中见大的审美视野。杜海的《Wu Kong》在现代材料语言的表达上虽然还未达到完美,但体现了一种超越材料技法、在独到的材料组织方式中表达现代观念的审美追求,使我们看到了高校雕塑教学的更为广阔的空间。获奖作品如《镜子》(孙昀)、《春天在哪里》(邵旋)等表现了现实生活中人们易于忽视的日常现象与场景,但并非简单再现,而是注意挖掘内涵丰富的细节与动态,使写实性雕塑获得了表达现实生活的新的可能性。概括地说,写实雕塑的创造性转换、中国传统艺术资源的利用、现代生活的反思、独特的创意构思、色彩在雕塑中的普遍运用、精湛的现代材料语言、当代艺术观念的拓展,是首届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评选过程中反映出的当代雕塑创作的若干发展方向。当然,还有许多获奖和入围作品,具有多元化的审美追求,限于篇幅在这里不能一一讨论,但是从评委们欣喜的目光中,我感到他们对青年雕塑家的进步充滿喜悦,对中国雕塑的未来发展获得了信心。
作为第一届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的评审委员会主席,我对曾竹韶先生和所有促成奖学金计划实现的雕塑机构和艺术家表示真诚的感谢,也对参加2008年首届奖学金评选的评委和全国10大美术院校雕塑系的师生们表示感谢,特别是对于原建设部副部长宋春华先生不辞劳苦参加评选工作表示谢意。希望第一届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的评选与展览能够为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的发展做出基础性的贡献,并且带动中国雕塑艺术教育和创作的发展。我相信,在这些入围与获奖的48位青年学生当中,未来一定会产生杰出的雕塑艺术家,并且推动21世纪的中国雕塑走向世界。
评委会主席 殷双喜博士
2008年10月15日